首页

玉足插嘴

时间:2025-05-28 07:01:21 作者:浙江基层观察:传承20载,导师帮带如何再谱新篇? 浏览量:70718

  中新网湖州5月27日电(胡丰盛 傅飞扬)时光拨回2004年,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上墅乡着眼传承“老乡镇精神”,发挥退二线干部作用,以老带新推动年轻干部健康成长,探索建立了“导师帮带制”,并于2005年4月在安吉全县推广。

  5月27日,湖州市深化“导师帮带制”工作座谈会暨党建引领青年入乡发展推进会(下称:会议)在安吉县召开,该市以更高标准、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全面深化新时代“导师帮带制”,同时结合推进党建引领青年入乡发展,助力两项工作有机融合、互促共进。

5月27日,湖州市深化“导师帮带制”工作座谈会暨党建引领青年入乡发展推进会现场。傅飞扬 摄

  薪火相传20载,“导师帮带制”如何谱写新篇章?

  其一是导师的言传身教。

  “1998年,我退役后进入石泉村工作,在老书记的帮助下,逐渐在村里站稳脚跟。2013年担任帮带导师以来,我累计帮带县内外村书记32人。”会议现场,湖州长兴县李家巷镇党委委员,石泉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李剑勇分享道。

  李剑勇介绍说,在帮带当地计家浜村书记期间,针对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清晰的问题,自己带着对方多次到长兴县内外资源禀赋相近的村庄考察,借鉴成功经验,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的西兰花种植等项目,预计带动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。

  以安吉县为例,当地遴选经验丰富老乡镇、担当作为好支书等为导师,实现年轻乡镇干部、入乡青年等重点对象帮带全覆盖。目前,该县乡村两级共选树在册导师563人、帮带对象788人。

近日,安吉县孝丰镇夏阳村党支部书记鲍鑫帮带徒弟黎波开展“一杯粗茶解民意”活动。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

  其二是青年与制度的双向奔赴。

  “导师帮带制”的受众以青年群体为主,只有青年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制度才能真正帮助其成长。

  湖州南浔区旧馆街道港廊片区运营团队来自杭州,自2019年起扎根乡村,见证了无数入乡青年的探索与坚持。

  “这两年,湖州掀起了青年入乡的热潮,我们一直渴望成为其中一员。2024年4月,我们正式入驻港廊片区,负责片区整体运营和青年业态招引。”该团队负责人陈鸳鸳说,他们成功打造了“港廊洄游青年”IP,聚集200多名青年在乡村共同逐梦。

  其中,南浔区旧馆街道港廊片区聚焦真丝产业,依托“原料—加工—电商—摄影”全链条定向招商,确保青年专注单个环节发挥特长,已招引一批青年入驻,吸引35个业态落地,产品远销海外6个国家。

  湖州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阮叶萍表示,要聚力打造“首选地”,持续加大青年入乡发展供给、放大青年入乡带动效应、强化青年入乡引领凝聚,全力推动“青年入乡双向奔赴”再破圈。

  其三是方法的与时俱进。

  会议现场,《湖州市全面深化新时代“导师帮带制”工作指引》发布,该市在系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,提出20条工作指引。

  譬如,当地实行导师动态管理,建立不适宜担任导师负面清单,每年对库内导师进行资格复审;导师建立并落实“五个一”帮带职责清单,即每阶段1个帮带计划、每月1次理论共学、每月1次现场指导、每季1次谈心谈话、每年1次帮带鉴定,不断丰富和完善帮带方法……

  可以预见,在“导师帮带制”的不断迭代升级下,湖州基层工作的薪火将越烧越旺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北上广深二手房成交回暖,迟到的“小阳春”缓慢冒头

固原所在的西海固地区,“苦瘠甲天下”。无论在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,习近平同志都挂念着西海固,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。

2023年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800万公顷

中宣部副部长、国家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,中宣部副部长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莫高义,中宣部副部长王纲,中央网信办副主任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,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胡果,新华社副社长刘健,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慧敏,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,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,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、胡劲军、邢博,副总编辑范昀等出席论坛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人,南非、印度尼西亚、芬兰等国驻华使节等参加活动。

镜观·领航|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

记者在梳理中发现,今年的新春第一会,安徽省已经连续第三年聚焦营商环境这一主题。安徽为何如此关注这一主题?今年的发力重点是什么?接下来又要如何落实?

海关总署回应“产能过剩”:中国商品受欢迎靠的是创新和品质

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田学功表示:“基层文艺院团要创造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把高雅艺术、优秀作品送到民众身边。要打造小而专、小而特、小而精的‘一县一文艺院团’,丰富演出形式、充实演出队伍、加大演出频次、提高演出效益,打造灵活机动的文艺演出阵地。”(完)

“世界锡都”云南个旧举办超级越野跑比赛

对科技创新,习近平始终放在心头。2023年11月28日,习近平来到张江科学城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。蓝天梦、创新药、智能造、未来车……令人目不暇接,怦然心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